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家校共育家长代表发言稿

时间:2024-12-28 05:26:24
家校共育家长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能代表学校和各位家长朋友们一起来探讨家校共育的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家长,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也是经常遇到各种问题。这样特殊的身份使我更加地体会到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校和家庭从中国古代起就是一体的,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家庭教育仍然很重要。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简单继续。因此需要加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使家校合一,才能最终促成孩子的健康发展。

我认为“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可以分为三点来说: 1、家校共育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和谐的家校共育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3、家校共育关系可以使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为了家校联系工作能做得更好,我校在开展家校共育活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要对家长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因此,我校要求各班建立家长档案,把每位学生家的家长情况一一记录在案,特殊情况,特殊关注,如:班中的单亲群体、守老群体、无人照顾群体等,有针对性的关注学生,开展家校沟通工作。

二、定期搞“家长开放日”活动,突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工作。

学校每学期都定有“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的召开,是我校的家校协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的召开家长会的方针是:重在沟通,充分引导,明确教育方向,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成才。主要做法有:

1、介绍阶段性学校总体教学情况、教学安排、近期工作重点、目前的主要问题等。让家长对这一阶段的学校工作有所了解,明确学校近期工作安排,方便家长配合学校工作,也可提出合理化建议。

2、分班级组织家长交流、讨论。

(1) 汇报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优秀表现。原则上,不给学生打“小报告”,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为学生和家长树立信心。

(2)问卷调查。由家长填写我校制作的家长会《意见反馈表》,主要内容有:对本次家长会召开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及学科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会后集中汇总。

3、家长与教师自由沟通时间。家长可以和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全方面的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三、家访制度,以及电话联系制度。

除了“家长开放日”与家长沟通外,我校班主任老师针对本班学生情况还进行家访或是电话家访询问学生在家的的学习生活情况,以便更好的制定“一人一案”的教育方法。

在家校协同工作开展过程中,我校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希望各位家长朋友们能够提宝贵的建议,我们一起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才!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几年了,在与各位家长的聊天中,听到最多的话是“孩子最听老师的话,我也管不了,说了也不听,他爱啥样就啥样吧,老师你多费心吧”或者是“我们家长天天上班,也没时间管,爷爷奶奶也管不了,老师你多费心吧”。听到这样的话,我首先感到欣慰,从这些话中,我感受到了来自家长对我们老师的信任;但还有一丝担忧,就是您不能就这样放手。即使您的孩子很淘气,经常惹您生气,作为老师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作为家长您更加不能放弃您的孩子。尽管孩子身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您应该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加以引导。

下面我们一起来谈一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来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一、在教育孩子上父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在大多数家庭中都是严父慈母,或是虎猫猫爸式的教育模式。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但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家长。不管唱红脸还是白脸,教育行为要保持一致。举个例子:儿子因为外出没有给父母留信,又回家太晚了。妈妈爱子心切,没有搂住火,对着孩子就是一顿吼。而这时如果父亲去唱红脸说“这么点儿小事,不至于发这么大火,下回让他注意就行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孩子会对母亲产生敌意。作为父亲,身为男性情感更趋于是理性,你可以过段时间找个合适的机会,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你回来这么晚,你的妈妈是比较担心你才会发这么大的火。然后再指出他的错误,一是外出,没有告知父母。二是没有注意时间,回家太晚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时父亲的角色也是慈父,和母亲的教育行为也是一致的。我想这样的教育效果要好于第一种。

家庭教育是很复杂,很微妙的。教育是生动、活泼的。由于每个家庭结构、特征不同,每一对父母所受到的教育理念和自身的个人素质不同,因此每个家庭亲子教育过程中“角色扮演”不必生搬硬套“严父慈母”还是“虎妈猫爸”的某种模式。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尤其是需要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遵循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运用适合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相信每位家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二、应加强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沟通和联系。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老师是平等的。两者只不过是不同场合的教育者而已。因此,作为家长要经常和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在校的发展状况,老师也可以掌握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施教。坚持每天看一看孩子作业本,定期了解孩子在校听课、发言、劳动等各方面的情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家校结合的力量。

三、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注重与孩子交流。

只有与孩子交流,家长老师才能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培养孩子诚实、自信、开朗、有爱心的品格,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长,但家长不能在将来才去弥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空白片段。陪伴,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不是其他物质能够取代的,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和孩子之间才能更融洽的相处,孩子才能更快乐的成长。

很多爸爸妈妈都是感觉自己太忙,想多挣点钱,没时间陪伴孩子,说到底,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家长们问过自己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吗?自己挣钱是为了什么?不还是为了孩子吗?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教育专家指出,孩子12岁之前,父母主动进行的亲子活动至关重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阶段如果缺乏对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的世界里就会缺乏父母的形象,不利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家长再忙也应该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多关爱孩子,弥补平时工作忙与孩子沟通少的遗憾。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你未必需要去做孩子学习上的家庭教师,也未必要给孩子多少物质上的丰足。你所需要的,就是拿出一点点时间,尽可能给孩子一些陪伴:他学习的时候,你安静地读一些书、写一些文字;他看电视的时候,你和他聊一聊电视里的故事和社会上的新闻;他痛苦的时候,你给他一些安慰和指导;他高兴的时候,你学会分享他的快乐,又或者只是闲聊,随便说些什么都行……甚至,你可以什么都不做,就那么安静地坐在他的身边,看着他,陪着他,聆听他,欣赏他。

也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每天都跟孩子在一起,但是孩子并未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因为父母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对孩子感兴趣的事不理不睬。还有不少父母下班回到家,和孩子同居一屋,各玩各的手机,各做各的事,孩子还是孤独地自己玩。不是你和孩子在一起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在一起,共同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游戏,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温暖。

所以也请家长朋友们能放一放你手中的手机,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和孩子的交流,你会在这些陪伴和交流中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注意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抗挫折性。

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我们要学会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如果,你让他做,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当孩子嚷着要自己穿衣服时,大人怕孩子做不好,硬是代替孩子做了;孩子嚷着要自己端着碗吃饭时,家长怕孩子弄脏衣服,又代替孩子做了。”所以,不是孩子没这个能力,而往往是做家长的扼杀了孩子成长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父母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跌倒,思考中,才能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五、赏识孩子,扶持自信,呵护自尊。

前面说到过,咱们家长要善于其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只盯着自己孩子的缺点。

我认为,看到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肯定他,鼓励他,耐心引导他,平和看待他,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他。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分析,不哕嗦,不翻旧账。正确面对事情,改正就好。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只有这样,事情才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在这个阶段初步确立。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步进入青春期,我们要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才能引导孩子,与他们良好的沟通。

他们有极强的自尊心和强烈的独立意识。作为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弓|起他对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你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有面子,今后怎么还能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

另一方面,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势必要好好努力,通过学习成绩说话。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好好引导,将孩子对自尊心的维护转化为上进心,自信心。

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单独来做。这时候,父母要自愿充当孩子的参谋,争当绿叶。虽然,孩子年龄还小,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自我展现的平台。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总是怕孩子做不好,处处代劳。这样,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其实这里也是说到了一个要经常和孩子交流,而且要有技巧的和孩子交流。

六、正确看待分数。

我们不能总拿分数的高低来判断一个孩子是否优秀。我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态度端正,考试考多少分都不要怪孩子,孩子已经努力了,考得不好,他本身已经很难过,很自责了,你再去训斥他,打骂他,长此以往,孩子往往就破罐子破摔,真的与你的期望背道而驰了。所以,在分数问题上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包袱,让他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这样即使考试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去。

还有,一定要教会孩子“爱”。学习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家庭教育要以爱为基础,多一些激励。家庭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以情感为基础,其核心是一个“爱”字,爱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孩子的积极性往往反映出家长的积极性,成才的孩子常常是在家长的激励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在平日生活中要言传身教,教会孩子爱生活,爱自己,爱他人,爱大自然。总之,家长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力争成为孩子的楷模。这样不仅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而且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更能产生实效。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工作,如同烧火做饭一样,要一把火一把火地烧下去,直到把饭煮熟;如果烧一把火歇一阵,那饭永远也煮不熟。如果烧到大半就停火,煮成夹生饭,再烧火也就没有用了。”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光靠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努力,才能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一起为这共同的目标努力吧!

《家校共育家长代表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