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搭石公开课教案(精品多篇)

时间:2025-04-22 08:53:35
搭石公开课教案(精品多篇)

概述:搭石公开课教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搭石公开课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句段“每当……”。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身边平凡的事物,表达真实情感。

教学过程:

一、母语三分钟

师:一些普通的事物,在艺术家的眼里就有了思想,有了灵魂。不仅图画如此,请看:

1.诵读《山》“山很有风度,站得脚酸了,都不说一句话。”

2.《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师:婀娜的杨柳,漫天的大雪都引起作者对故乡的思恋。一块普通的石头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以《搭石》一课为例接着学习第七单元——学习关爱。

二、引导质疑──体验美

1.默读课文,寻找美丽风景。(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师:上节课,刘老师带领大家统读了本单元的课文,还布置大家按课后第二题的要求去寻找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美。完成了吗?现在咱们交流一下?

(精心摆放搭石;老人调整石块;一行人走搭石;同时过溪,招手礼让;偶遇老人,背负过溪。)(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预设一:摆搭石,助人美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才肯离去。”

(1)了解什么是搭石。老人在干什么?

(2)朗读体会美。

师: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体会到的美吗?你想象出那幅画面了吗?

(3)复述提升美。提示:“无论……只要……一定……再……直到”;看图复述。

师:急着赶路的老人,只要发现搭石不稳,就会停下匆匆的脚步调整搭石,他一心为他人着想,助人,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预设二:走搭石,和协美。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学习“协调有序”。①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找找什么是协调有序?

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

②学习“序”。组词;释义:《说文解字》中说“序,东西墙也。”;书写。(庭院围墙的拱门,进入家园的第一道门。予就是放行的。意思。)

(2)积累“人影绰绰”式词语。

朗读词语。积累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类型的词语。

(3)体会美。你从哪儿体会到了美?你能读出美吗?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师: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诗情画意,和谐,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出示名言: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预设三.走搭石,敬老美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伏:出示字的演变。造字本义猎手带猎狗隐蔽狩猎。

2.说话训练:假如……总要……理所当然……

师:一个个理所当然代代相传,无声的教育,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风景。

诵读名言: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预设四:走搭石,礼让美。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才相背而行。”

过渡:搭石上有美,搭石上有情,礼让,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刘章爷爷将自己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也写成了一篇文章《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打开自读课本上,你能找出课文描写的这一幅幅画面吗?

三、拓展延伸──巩固美

1.学习《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中“当我见到人们……”一段。

师:人们挤公交的杂乱无序与乡亲们走搭石的协调有序形成了对比,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2.朗读《搭石》结尾:“一排排搭石……”

师:作者当年一天要走64回搭石,他记住的是乡亲们之间的那种互相关爱。默默奉献的精神啊!再读结尾。

师: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美。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这样平凡的事物让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悟美、记录美。

四、布置作业——升华美

1.熟读课文《卡罗纳》解决2个问题:①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用笔画下来。②这些平凡人的身上哪些平凡的、细小的举动让你感动?说一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2.阅读《爱的教育》中的《小石匠》一文(自读课本)。

搭石公开课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课前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揭题、简介

1、出示一节小诗

故乡是大真大美,

故乡是大音大象,

故乡的每一块的石头,

也像明珠闪光!

自由读、指名读,读着读着你觉得在作者心里,故乡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

小结:同学们真会思考,从简短的一节小诗中读懂了那么多。那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对这位作者叫刘章。(课件出示刘章的照片)有人称他是农民诗人,因为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又回到农村工作,在那里生活了13年。山乡的人物,燕山的草木,田里的庄稼,农家院里的瓜果蔬菜、猪驴牛羊,乃至溪头的一砖一石,都能涌入他的笔端,生发浓浓的诗意。他还特地为故乡的搭石写了一篇文章——《搭石》,请伸出手 和老师一起写题目,搭石要写得稳稳的。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检查一下,请读词语。

出示:山洪暴发 溪水猛涨

①指名读。

②读着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 ……此处隐藏5269个字……/p>

有很多的假如,家乡的人,也把它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吗?

咱们写一写吧,想一想后再写多好!

四、课堂结语

也许有一天,家乡会铺上桥,建上路,也许搭石有一天会消失了,但是搭石的美,会永远留在每一个人的记忆中!

《搭石》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理解词语“协调有序”;理解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连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热情谦让、尊老爱老的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体会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习惯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阅读中发现美、感受美,领悟作者通过平凡事物反映美的表达方法,并试着练笔。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懒惰 俗语平衡 联结 清波漾漾 理所当然

山洪爆发  溪水猛涨   脱鞋绾裤  风景

2、指名读,齐读

3、看第二组最后一个词语“风景”,你觉得前面的几个词描绘的是风景吗?一提到风景,你会想到什么?

4、导入:说到风景,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些环境优美的地方。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搭石”(指名说)

搭石,普普通通的石头而已,好像谈不上什么美不美,那作者为什么说它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在这样的风景中,流淌着的又是怎样的美呢?这风景不但需要我们用眼睛去欣赏,更多的是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

二:细读课文,感受美

让我们默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看看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能够感受到它是一道风景,就把这几句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一)、摆放“搭石”,感悟行为美

出示句子(1)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自由读句子,你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能具体谈谈吗?

找关联词,用“无论……只要……一定……”写句子

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是上班时间,妈妈一定--------------------------

请你想想,“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儿的“踏”,是怎样地“踏”?

(小心翼翼  专心致志  是全神贯注 是试了又试,踩了又踩地“踏”。 是一心想着别人安全地“踏”。)

这风景美在哪里?(乐于助人)板书:整  助人

(二)通过“搭石”,感受协调美、心灵美

1、出示句子(2)——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你脑子里联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读。)

读后交流——

(1)理解“协调有序”。什么叫“协调有序”?

在这段话中,哪些语句在解释“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刚抬起脚来,后面的就紧跟上去,谁也不抢路,谁也不突然止步,这叫——协调有序。

在我们的课文里,有的词语意思,上下文就已经告诉我们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你的脑子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副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有节奏的“踏踏声”,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好一幅美丽的的图画。)

师:这儿描写的是乡亲们通过搭石的情景。(板书:有序通过)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和谐美好的画面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评、师范读——齐读)出示: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看到了一道和谐的美景图!板书:走 和谐

2、谦让助人:总会 止步、理所当然

出示句子(3)——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从哪个词看出来?

师:什么叫“理所当然”?(本来就应当这样。)

师:这里是说家乡的人们把什么看作理所当然的事?(自觉帮助老人。)

师: “人们”指一个、两个人吗?(所有人,每一个人)

师:现在,你从“理所当然”一词里读懂了什么?(每一个人都把尊老爱老当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板书:谦让  敬老

延伸理所当然之美:其实在作者眼中,理所当然的美并不只这一件?

四、全课小结

师: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那它是什么?

(乡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联结乡亲们美好情感的纽带,家乡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就像这里的人们,其实这搭石就是善良可爱的乡亲们,乡亲们就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出示句子(4):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齐读

五、升华延伸

1、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中是这么的美,所以正如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风景吗?交流

2、出示图片

3、写一写生活中的美: 我见到的美

美,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有多少互相关心的事啊!这些小事,并不起眼,但让人感动。你能选一件写一写吗?

4、赠送名言

“爱之花开过的地方,生命并能欣欣向荣。——梵高”、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得黑暗。——罗曼。罗兰”、

“人生是花,而爱是花的蜜;爱是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雨果”。

板书设计:

搭石

摆   勤劳

整   助人

走   和谐

让   谦让

背   敬老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搭石公开课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搭石公开课教案(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