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2016安徽省高考作文预测及点评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16安徽省高考作文预测范文及点评一【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名叫索克曼的____牧师尝言:“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
要求: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1.“我们”——某一生命个体或某一群体。
2.“少数”与“多数”——力量地位的对比。是否“少数”者一定居于弱势、处于边缘,而“多数”者则一定居于强势、处于主流?他们所需的精神品格是否一定都如材料中所言,是少数时需要勇气,是多数时需要宽容?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勇气”与“宽容”——什么是勇气?勇气是由内而外的,是源自内心的强大,源自对真理的信服,对梦想与信仰的热爱;源自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与对文化的尊严的执著。什么是宽容?宽容是一种能力,宽容也是一种自信,它源自开放的胸怀、理性的精神,源自平等的观念、尊重的思想。
【参考范文】
我们这些多数人
有一句话说,“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这句话看上去很美好,既有勇气又有宽容,但窃以为,其本质是怯懦和不宽容。
为什么?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错了。这句话有个潜在的意思:少数人处于弱势,所以需要勇气,多数人处于强势,所以需要宽容。真是美好的幻想啊。凭什么多数人就是强势的,而少数人就是弱势的呢?不,我觉得事实常常恰恰相反,少数人往往是强势的,居于社会顶层的,多数人往往是弱势的,处在社会底层的。自人类有社会以来,哪种社会形态,是由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哪种社会里面,是多数人掌握了占多数的财富的?
在人类社会里,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统治者,总是少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只是把这一拨的少数人换成另一拨的少数人而已。陈胜吴广们一开始的想法总是很简单的:不起义,死;揭竿而起,最多也只是死而已。当多数人活不下去,高高在上的少数人也可能头颅不保。但每次起义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刘邦们取代了嬴政们,司马们取代了刘邦们,然后是李世民们,赵匡胤们。
也许有人要说,布鲁诺,哥白尼这些天才不是被当时的多数人迫害了吗?我要说:又错了!能迫害这些“宗教异端”的人,是宗教裁判所,是当时的统治阶层,是少数人的权利机构。而那个时代的多数人,是被蒙蔽,是被桎梏,被奴役的。包括布鲁诺和哥白尼。
又有人要说:他们是掌握真理的少数人,如果不是这些先驱们的非凡勇气,我们可能还活在中世纪的黑暗里面。是的,天才总是少数人。但这些天才,离不开滋养他们的多数人,他们是靠智慧和勇气从多数人里面走出来的。如果不是城市的兴起,如果不是市场的繁荣,科学的种子就很难在中世纪的黑暗里面萌芽。而城市为什么会兴起,市场为什么会繁荣起来?那是因为十字军东征,少数特权等级们放松了对多数人的压迫,领主们不得不向低贱的商人低头。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我们又可以看到,只要少数人给多数人多一点的空间,一些宽容,文明就可能茁壮成长。中国也有一句话很出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言下之意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有时也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需要对多数人报以必要的宽容,然而这也基于多数人潜在的有可能爆发的勇气。
再看看今天的中国,多数人变成了房奴,菜奴。那些吃着地沟油的平民,喝着三聚氰胺奶粉的幼儿,砸锅卖铁去黑砖窑寻找儿女的父母们,那些自焚的钉子户们,蜗居在城市里的穷二代们,他们都是多数人。为什么要呼唤他们的宽容?而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享受着高额退休金和养老金的高官们,他们是少数人。他们需要什么勇气?
对于我们这些多数人,社会的草根大众,宽容这种美德太奢侈。勇气,才是我们需要的。当你看到别人的权利受到践踏,看到社会种种不公,也许你会选择沉默,群体性的失声在目前环境中并不少见,正如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说沉默是中国人的通病。但沉默并不代表认同,我们呼吁沉默着大多数拿出点勇气,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有勇气面对宗教裁判的烈火,但至少,在面对黑暗和不公的时候,不要像阿Q一样,把自己的恐惧当成宽容。
【写作素材】
◎多人反对,不以为意,左思坚持自己的梦想,孜孜纥纥,兀兀穷年,以十年之力创作《三都赋》,一时间洛阳纸贵,人皆称誉。
◎艾菲尔铁塔初建的时候,遭到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反对,但设计者艾菲尔并不因此而放弃,而是力排众议,坚持以钢铁结构来建造,终于让它成为了工业革命的象征,成为了巴黎的地标。
◎戊戌六君子,敢于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站出来,执著于信念,正视淋漓的鲜血。
◎北长马寅初在建国初期提出新人口论,顶住主流话语的压力,决不因自己势单力孤而举手投降,放弃自己的思想。为了真理,“不怕冷水浇,不怕油锅炸,不怕撤职,不怕坐牢,更不怕死”。
◎当大多数同伴反对自己,阻挠自己,嘲笑并挖苦自己时,海鸥乔纳森并不因此而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对理想的向往,而是勇敢地飞出去,超越平常的生活,历尽艰辛而不辍。
2016安徽省高考作文预测范文及点评二【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70 分)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
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白拟;(5)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言论类材料作文是近年高考材料作文中的“新宠”。以2013年高考作文试题为例,就有福建(选用作家冯骥才的一句话为作文材料)、山东(选用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为作文材料)、广东(分别选用历史学家汤因比与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一段话为作文材料)等省采用名人言论作为材料,让考生根据对名人言论的理解以及引发的感悟、联想,来立意构思作文。言论类材料作文因其不易套题宿构,而更有信度地检测考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水平。
这是一道言论类材料作文。材料给出的是爱因斯坦关于生活目的的深刻洞察与精辟见解(其原文是“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安逸和快乐不是生活目的的本身,那么生活目的本身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安逸和快乐不能算是生活目的的本身呢?怎样的生活目的才是有意义的?或者是说理想的生活应该是什么?为什么而活着,生命才更有价值?这些都是考生可以展开充分讨论,来各抒己见的。这道作文试题因其直指人生意义、人生价值这一每个人都绕不开的终 ……此处隐藏1676个字……/p>
看具体要求,以“看看我们自己”为题,首先对象是“我们”,是一个泛指概念,可以是以我为代表的一群,针对学生写作的要求,我们最好就是学生这一身份,以这一身份为代表的一代人,这样要求实际体现一种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意图,也让学生有话可说。当然,“我们“的外延是很大的,他也完全可以指我们人类,只不过对学生实际写作而言,要有更好的把握意识,表达难度相应较大。然后对“看看自己”的理解。就出题的意图看,“看看”应该是强调一种反思,而不是停下来看看风景。最后“看什么”呢?我们认为出题者在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注现实,关注身边事。
【参考范文】
看看我们自己
合上书,放下笔,镜前的我们青春而有朝气。长久地被书本与作业覆盖,我差一点忘记我们还处在最美好的花季、雨季。
站在镜前,我渐渐地看清了自己,我不是一个只会“之乎者也”的书生,我不是一个只拥有作业与成绩的学生,也不是一台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学习机器。我是一名高中生,固然也是一名站在绷紧琴弦上的高三学生,在拥挤而紧张的跑道上一样可以弹奏出美妙的琴音。
记得在湖南大学的讲话上为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三个词“此时”“此地”“此身”。这三个词像是三个神奇的音符,编织出了一曲青春的歌声。
此时,我们即将成年,正走在浩浩荡荡的高考大军中。两种时刻相融,我们应该肩负起更深重的责任。我们很快就要在成人礼中正式成为时代的主人与建设者。而高考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高考不是决定命运的选拔,但高考前为梦想挥汗洒泪的拼搏过程却为我们更好地成长埋下了一颗饱满的种子。我们正是在此时做好此时的事,将来才会成为最优秀的建设者。
此地,自然是指教室与家的两点一线。更主要的当然是指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我们正处在父母殷切的爱的目光之下,我们正处在老师细致地关怀之下,我们还处在社会的关切之下,我们是正在阳光与风雨中成长的幼苗,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长成参天大树。此地的我们不该忘记此地,在高三学生的位置上,我们除了学习也该关注的世界,关注社会,关注群体,关注未来。
此身,就是镜前的这个我了。我是太多太多爱与呵护的结果,是各种风雨洗礼的结果。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都能在镜子前看到最出色最独特的我们自己。然而我们也该付出,也该承担。这个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就是肩负起祖国、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今天的我们就该是一个独立自强的个体。
看了镜前的自己,我看到了自己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责任,看到了自己的责任,看清了自己的方向,更看到了自己与这个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终于了解了自己,明白了自己,也更懂得如何做自己。
【佳作评析】
在一系列批判自我近乎自戕的文字中,本文凭借阳光心态、清晰结构和养眼文面脱颖而出。******“此时、此地、此身”的勉励,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成为“怎样看待自己”的运思纽带,不愧为“三个神奇的音符”。值得称道的还有文章开头,“我差点忘了”、“我不是”“也不是”“固然也是”等句丰富的句法,对那些不善于展示自我最佳形象的考生颇有借鉴意义。
2016安徽省高考作文预测范文及点评四【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2015年9月3日上午10:00,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前、长安街。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盛大的阅兵仪式,隆重庆祝中国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此次阅兵式全程时间约为70分钟。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阅兵的特点是:首次组织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专题阅兵;首次设计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英模部队代表编组受阅;首次安排领队参阅;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在阅兵式中,各个整齐的方队、各种先进的武器纷纷亮相,威武雄壮的军乐及开场曲更引人遐思……对这次阅兵,你有什么深刻的感悟和体会?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范文】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抗战胜利70周年
今天,是全国欢庆的日子。我们纪念中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日子——“九三”阅兵式在世界的瞩目中,徐徐拉开盛大的大幕。弹指一挥间,70年这个看似漫长却又非常短暂的时间,让中国从一个受人欺凌压迫,被西方列强宰割,奴颜婢膝的国家,成为了一个令世界引以为豪的强国;这是一个在欺辱中忍忍,在战争中反抗,在即将灭亡中睡醒的国度雄狮,终于变得坚强。
现如今,战火的硝烟虽然早已消散,但那段受尽屈辱的、任人鱼肉的历史不能忘却,让我们正视历史,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1931年9月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给中国军队。日军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中国人民由此拉开了十四年抗战的帷幕。身为沈阳人,这件事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永远铭刻在心。
还记得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日军以失踪一名士兵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中国守军拒绝后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5700条亡魂,5700个家庭……
日军以卑鄙的手段进行侵略活动实在可耻,可是更惨烈的牺牲还在后面。30万南京大屠城,南京城尸横遍野,满城风雨,惨叫声不绝于耳的画面,时时浮现眼前。
为了使国家摆脱法西斯的侵略和野蛮的屠杀,中国仁人志士可谓是抛头颅、洒热血。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令我感动,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可以牺牲自己生命的行为令我敬佩!狼牙山五壮士的宁死不屈、爱国名将张自忠血洒疆场、东北抗联杨靖宇的誓死抵抗、赵一曼在审讯中的坚贞不移……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革命先烈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才会回了我们的美好今天啊。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则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这是《楚辞·离骚》里的一句话,用来赞美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不屈的先烈们,充分表达出对那些在民族危难之际勇于献身的先烈们的景仰与怀念之情。
当我们身处在和平繁荣富强的国度里,时必须要想到当年为我们用性命换来和平与解放的革命先辈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
不忘历史,就应该刻苦学习,掌握建设和发展国家的新科技,捍卫和平,保卫祖国,幸福人民,安居乐业。让历史告诉未来,永远珍爱和平。只有和平才会让那些先烈们没有白白流血,让我们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和一起高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修改与点评】
一是准确把握材料。文章紧扣题目,选取角度,确定立意,布局谋篇,构思而成文的。二是结构比较明朗。按照叙事的顺序,先交代写作由来,再回顾历史,最后结合现实。三是思路相当清晰。回顾历史与联系现实,比重安排妥当。引用恰当准确,具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16安徽省高考作文预测及点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