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改变作文
一个偶然的意念,会成为改变一生的重要决定,也许只因为听到一句话,也许只因为读到一行字,也许只因为看到一幅画,也许只因为听到一首歌,也许只因为偶尔抬头望见窗外的一朵云……一念之间走出阴霾,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请以“改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范 文01】
坚守灵魂的栖息地
我心中有一片土地,干净而整洁,有个人居住在那里。
――米兰·昆德拉
我们栖居在一片天空下,也许是青城墙下散落的明黄的向日葵,既然不能选择故土,就只能让自己在微弱的阳光下燃出一片灿烂,也许是遗失在山谷里的花籽,既然不能长在肥沃的花圃,就只能让自己在寂寞中绽放一片野百合的春天,也许……
于是,生活教导我们:既然你无法改变环境,那就要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这,便是改变的哲理,这便是生存的真理!
然而,历史的瑶琴铮铮然的飘出一串跳动的音符,凝聚成一股细流,涓涓淌过我们的双眸……
这流水,流过战国的浓浓峰烟,盘旋在汩罗江畔。“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三闾大夫面对这一江春水,回望身后满是浑浊的世界,仰天长叹。气节,怎能轻易改变?精神,岂可随便丢弃?苦笑,是社会已容不下他了,抑或是他根本就不愿屈从于社会呢?改变自己,也许他已是高官厚禄,衣食无忧。然而,他做不到,他追求高洁品格,他向往香草美人,他只愿让《离骚》中汩汩流淌的文字蹦跳出灵魂的火花,坚守住一份心灵的期待,化为一缕英魂。
这流水,击碎唐朝橘红的烟尘和宋朝妩媚的风月,徘徊在那片竹林中。面对强大的司马集团,面对贤士的无奈,他毅然决然地让自己从官位中滑落,跌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嵇康平静地敲打着黑色的铁块,也敲打着自己的灵魂。也许改变自己,他会成为王
公重臣们的座上宾,但他做不到,也不愿做到。只有临刑前坚守,坚守一片净土,让这绝唱在千古历史中得到共鸣。
这流水,淌过了多少朝代,见证了多少往事,让历史在这一切往事中静静演绎,却也演出了一份道理:既然你无法改变环境,你便要改变自己。但面对那污浊的环境,宁愿坚守自己,那么,在历史长河中,还会沉淀出熠熠生辉的珍珠
【范 文02】
改 变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移栽,它不会被人赏识,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我却要说:“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改变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环境也不会主动去适应我们自己。因而,我们只能去改变,去适应环境,进而取得成功。
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彷徨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当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风弄月歌功颂德,而他却只想一展鸿鹄之志,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于是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同时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时人钦慕,但却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
闪闪发光。
那些不能改变的人,只能被环境淘汰。高尔斯华绥笔下《品质》中的老鞋匠虽然拥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艺,但却不愿改变自己,致使无法跟上机器化的时代,坚持手工制好每双鞋,最终饿死在自己的鞋铺中。改变自己,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不被环境淘汰。
唯有改变,方可以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历久弥香的琼浆;唯有改变,方可以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编织绚丽辉煌的彩虹;唯有改变,方可以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力筑起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范 文03】
改 变
一切都在变,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或从一天到另一天,改变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长者说,少年人多轻狂,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在改变。恰是我们所代表的时代,改变是巨大的,这使他们无法理解亦无法接受。但请允许我简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和证明我们的改变。
他们的时代,本分安己便是福气;而我们是喧闹的,我们热爱狂欢的感觉,喜欢追逐“炫”的潮流。他们的时代,学习好便样样拔尖;而我们是“贪心”的,我们有自己的爱好,语数英的成绩已不足够说明些什么。他们的时代,奔高官,想富有;而我们明白,我们要的不是权力与财富,即使做乞丐也应快乐的面对每一天。
我们会毫无顾忌的与异性称兄道弟,开心时便仰天大笑;我们会频频光顾各种小店,间隔坐具进行到底;我们会成群结队的去打电动、吃快餐,而忘记了时间……这是他们的儿童与少年的时代中不曾经历过的。
而事实上,不仅是我们,他们自己也在改变。丢掉了童心,在“成人”这个厚重的保护层下去说服自己,那时的自己是幼稚的,却不肯承认,那时的纯真,与那时的快乐。我记得,那是我的一个姐姐,她是班里的骨干,似乎有什么事情便自当是她首当其
冲。那天她回家晚了,为了一件她本可以离开、但对于她的班级却相当重要的事情。她妈妈骂了她很多难听的话,说她“缺心眼儿”“神经病”。我不知道她妈妈当时为什么没有想到“责任”和“义务”。作为一个高材生,我不相信她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更不敢相信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处世。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看不懂大人,正如他们看不懂我们。改变,使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尊重的事实,若不承认它,便必定要面对一场无谓的争论。争论后两败俱伤,改变却依然明目张胆的横在中间。
改变是必然的,或许我们都应该学会去适应它,而并非徒劳的想要去消灭它。
写作指导:
根据材料提示,我们需首先把握“改变”的内涵和外延,领悟“改
变”的本质和意蕴。改变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正面和反面之别。改变
是现实中的一种生存状态,人生一直处于改变之中。其次要明确改变的
主体是自己。从幼稚到成熟是改变自己,从懦弱到勇敢是改变自己,从
平凡到伟大,从拒绝到接纳,从厌恶到热爱??都是对自己的改变。巨
大的改变可以是人生观、世界观、情感等,微小的改变也可以 ……此处隐藏3701个字……人采取主动来推动事情发展的话,结果必定会令人失望。
一个人只有自己依靠自己,他才不会对自己失望,并能增加自己控制命运的机会。聪明人都会去促使事情发生。
人生中最令人感到挫折的,莫过于想做的事太多,结果不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反而因为想到事情的繁琐,而被做不到的情绪所反控,以致一事无成。我们必须承认,生命短暂,任何人都无法做完所有的事情。头脑灵活的人知道,并非所有的行动都会得到好的结果,只有明智的行动才能带来有意义的结果,所以他们大多会选择完成工作后能获得正面效果的工作,做与完成最大目标有关的工作,而且专心致志,所以他们总能做出最有价值的贡献,并趁机捞到很多好处。
现在的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有改变。心动不如行动,你究竟在徘徊什么。
voc记者
齐富家
第五篇:改变作文批改评讲的方式方法
改变作文批改评讲的方式方法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师的全部工作,一大半花在作文批改上,而学生拿到作文本后,至多看一下分数,往抽屉里一塞拉倒,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要让学生拿到作文本后有事可做。"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背着学生精批细改,而学生拿到作文本之后,只看看自己得了几分,根本不看老师的批改评语,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则一概不知。
如何让学生找到文中的不足呢?如何让学生喜欢看老师的评语呢?传统的作文评讲形式往往是老师"一统天下"的堂上评讲,教师系统地讲一些习作中的优点与弊端,读一些优秀习作,让学生订正一些病句与错别字。学生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收",听着老师毫无针对性的大范围评讲。课堂心理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我采用了一些方法:第一步:组内评改。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选择一位同学的作文精改。小组评议、同学佳句摘抄等。第二步:在班中交流推荐这篇文章的理由及修改结果。第三步:学生按照修改意见进行调整,其余同学按刚才的方法进行自改。第四步:习作展览。凡是在课堂上点评比较好的文章,都可以发表在班级博客上,这样提高学生习作积极性。这样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民主作风,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得到启迪,又有写作的激情。同时注意评语的幽默性。我感到: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可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着手,引导学生走上作文成功之路。
口语交际·习作三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理想”,旨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建议:
1.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例如,将教室里的桌子围成大圆圈,教师带头讲自己的理想。
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理想”。过程如下:
(1)回忆本组教材中人物的理想。
一是回顾本组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交流时,学生可以着重回忆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一个片段、一个细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用简要的语言比较全面地介绍革命先辈的事迹,以考验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二是回顾本组课文写法上的特点。本组课文有三篇回忆录,因此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它们的相同点。例如,均采用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它们的各自特点。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结构紧凑;《灯光》线索清晰,细节描写突出;《一夜的工作》以小见大,叙议结合。还有一篇课文《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论点鲜明,论述缜密,交流时主要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交流时,教师既要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又要起到比较好的引领、调控作用。
(2)交流自己知道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名人”小时候的理想,并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想。
(3)结合具体例子明确什么是“理想”: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对别人有益的。
3.不要将此次口语交际定位于考验学生的即兴演讲能力。讲之前,要让学生有所准备,并且要帮助学生明确准备的方向,保证准备的时间。
4.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际中,集体交流之前,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讲得好的再到班上讲(被推荐的同学也可以适当介绍自己小组的同学各自的理想)。
5.交际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并鼓励他们相互进行评价。老师不要过多地从讲的技巧方面去评价,要从内容方面多与学生作沟通与交流。同时要多肯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
6.集体交流自己的理想之后,可以提示学生找到与自己理想相同的同学,继续讨论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最后,小组再选派代表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本次习作是口语交际的自然延伸,题目就是《我的理想》。本次习作,不仅要突出习作主题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
1.习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
2.由于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作后的讲评上。
3.习作前,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的理想,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树立这个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4.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写清楚三方面内容:(1)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3)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可以要求学生列出简单的提纲:
5.列出习作提纲后的主要教学过程建议如下:
(1)交流提纲,重点听“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和“我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理想”。
(2)起草。学生按自己的提纲进行习作。
(3)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评议。指出有共性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5)誊清。
《我的理想》作文评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
2、让学生对照要求提出意见(好的地方以及需要修改之处)
二、教学过程
1、明确本次作文内容要求。写作方法:前后照应。第一、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第二、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
第三、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2、写作方法要求:前后照应
3、小组互评
4、小组汇报
5、优秀作品
三、概括总结本次学生习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