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白塔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白塔寺又称百塔寺,藏语称夏珠巴第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百塔村,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60多年的历史,为河西走廊一处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白塔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政治意义。公元1247年,蒙古窝阔台汗之子阔端与西藏藏传佛教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简称萨班)在凉州白塔寺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会谈”,并由萨班拟写发布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从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于白塔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近年来中央、省、市、区领导对白塔寺的修复建设十分重视,2000年白塔寺保护维修工程被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2001年6月白塔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评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5年7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6年获得全省文博系统文化遗产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一、白塔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本情况
(一)维护管理到位,日常运转顺畅。凉州白塔寺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以凉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和文物部门管理为主,有基本的维护人员和维护费用。目前,管理处有全额财政拨款的维护人员12人,编制内自收自支维护人员7人。经省文物局综合评估,凉州会谈纪念馆每年能得到国家拨付专项资金130多万元,用于日常维护和支出,凉州会谈纪念馆每年开放的时间超过300天以上。近年来,市区也加大了对白塔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投入,景区得到了更新与维护。
(二)有基本的陈列与展览,教育内容相对完整。凉州白塔寺按照自身的特色和历史内容,充分把握展出重点,充实完善陈列物品。2001年以来,白塔寺景区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景区的基础设施改造,修建了100座白塔、凉州会谈纪念馆、会盟桥、荷花池等景点设施。在不断丰富民族民俗文物的同时,大力开展凉州会谈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工作,目前馆藏文物已达150多件,展馆的实物、图片、影音资料也在日趋完善。
(三)社会活动开展正常,教育功能发挥较好。每年清明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国庆重阳节及春节期间,区内外各个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纷纷前来开展活动,人数逐年增加。2019年“七一”前夕,有20多个乡镇、街道、学校、驻地部队等组织党员到白塔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当月党员人数超过3000多人。同时。白塔寺管理处结合党支部“4+x”主题党日活动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党建+文物工作”模式,组织特色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培训、干部交流及临展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2019年,管理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共教育培训人员8000多人(次)。
(四)突出重点人群,不断强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近几年来,我处与省社会主义学院、城区中小学及驻凉部队联系,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和参观活动,使广大中小学生及驻武官兵了解西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过程。结合“凉州会谈”纪念馆绩效考核工作,管理处与白塔小学、武威第十九中学等学校签订馆校合作协议,开展第二课堂,让纪念馆走进学校,接受爱家乡、爱军队、爱国家教育。2018、2019年,“凉州会谈”纪念馆先后走进西苑小学、武威十中、凉州区青年巷小学、武威九中等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活动中,由纪念馆讲解员结合“凉州会谈”历史展展板内容为中小学生认真讲述了“凉州会谈”的历史过程,学生们仔细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述,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凉州会谈”的重要历史意义,并对萨班和阔端两位英雄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同时,由工作人员为小学生播放了《凉州会盟》纪录片,形象地为学生普及了相关历史知识,使萨班与阔端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更加深入人心。另外,在活动中由工作人员为学生发放了爱国主义教育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册6000多份,并解答了老师及学生们的疑惑和问题。两年来青少年教育达100000多人次。通过一系列活动起到较好地宣传效果,使“凉州会谈”纪念馆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宣传的有力阵地。
(五)加强讲解员队伍培训力度和教材编写,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教育实效。2009年自“凉州会谈”纪念馆免费开放以来,随着游客人数逐年递增的态势,景区采取“游客走进来,景区走出去”的方法,充分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近几年来,管理处多次组织讲解人员前往先进地区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交流,使讲解员对佛教文化、石窟文化、博物馆建设管理及讲解服务技巧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整体服务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景区讲解员讲解服务水平及增强人文知识,管理处利用冬春旅游淡季举办凉州历史及文化遗产、文物考古、丝绸之路、华夏文明、爱国爱教、民族团结、旅游政策法规、导游基础业务知识、普通话学习、服务礼仪等相关人文知识培训班,管理处7名讲解员服务质量、职业道德素质及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年初,管理处编写并正式出版发行了3000册通俗易懂的《凉州会谈》连环画,使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能够直观的了解凉州会谈,不断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之志和爱家乡之情。
(六)科学规划、健全制度,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范运行。近年来,为发挥好特色基地的教育作用,百塔寺管理处坚持科学谋划,开展“一个高标准培训场地、一支高素质讲解员队伍、一本有特色基地教材、一套科学管理制度”的“四个一”建设活动。凉州会谈纪念馆新配备1个标准化多功能室及设备,石头广场新建有60多米的“回望会谈路、共叙民族情”转经筒式文化长廊,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管理理念,形成了绩效考核、设岗定责等一整套科学管理制度。2019年,我处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工作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及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精神及市区爱国主义教育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提高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凉州会谈纪念馆按照“开放、共享”的思路,总结提炼出了“爱国爱教、学识渊博、信念坚定、慈悲为民、敢于担当”的萨班精神,结合基层党建实际,积极发挥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基地运行存在问题和不足
目前,凉州白塔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文物保护为重点,不断加强文旅产业开发,逐步形成了以白塔塔林、萨班灵骨塔遗址、“凉州会谈”纪念馆为主要景点的具有研学旅行、游览观光、科考教育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育基地的运行状况良好,但还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
一是白塔寺作为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部分遗址分散在乡村的田间地头,景区内的遗址教育基地占地面积较小,无法满足大型团队活动和群众随时参观的现实需求。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展示手段陈旧落后。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基地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凉州会谈纪念馆从2008年免费开放后,因资金问题无法提升改造,更无法配备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严重影响了基地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是队伍建设滞后,宣传推介力度不够。目前,我处管理维护队伍中既有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人员、也有编制内自收自支人员,还有临时聘任人员。这些管理维护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一些研究性专业人才奇缺。同时,也存在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宣传方式简单,宣传手段不能与时俱进,导致本区大部分居民对基地的内容特色、活动开展情况知之甚少,基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在基地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不可少的途径和平台,必须从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等多方面进行长远规划。
一是突出建设重点,坚持推陈出新。凉州白塔寺作为西藏纳入蒙元中央政权的历史见证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建议以省政府公布的保护范围为重点,由省市区共同筹资将大部分分散在周围村组农田的遗址纳入到景区,扩大景区规模,合力将其打造成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要健全完善白塔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制度,配齐配全专职管理人员,开展必要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外出参观活动,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确保基地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教育效果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是明确投入标准,广泛募集资金。在主动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市区政府要将教育基地纳入财政全额拨款管理,制定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扶持办法,同时,要鼓励社会各界向基地进行募捐,尝试和探索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整合一切社会资源共同打破制约基地发展建设的瓶颈。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要鼓励基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制作折页、光盘等特色鲜明的宣传品向社会推介。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也要把宣传介绍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还要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和拍摄关于凉州会谈的书籍和影片,深入细致地展示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