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齐云山导游词【精品多篇】

时间:2025-02-11 08:53:44
齐云山导游词【精品多篇】

[前言]齐云山导游词【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齐云山导游词 篇一

各位朋友,作为道教圣地,齐云山和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道教圣地。说起道教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太极八卦,齐云

山的风水非常不错,接着我就带大家去看看第一处——山水太极。下面那条江叫横江,是新安江上游的支流,这一段呈S型向东流淌,恰好构成了太极图中的阴阳分隔线,把那冲积平原一分为二形成阴阳合抱之式。因为江之南山之北为阴所以我们所处的这边为阴鱼,江对面就是阳鱼。太极源自道家哲学,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对立的一面,如天地、明暗、高低、男女------等等。但是万物又有统一的一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在太极图中是这样反映:黑鱼中有个白色的圈点叫阳眼,同样白鱼中有个黑色的圈点叫阴眼。此处的阳眼就是那处密集的村庄,阴眼就是江左山丘里的水塘。各位朋友这山水太极可以说是形神兼备,明代有个著名的道长叫张三丰,我们翻阅中国道教史知道他是在武当山出家修行的,不过他的羽化之地就没了记载,其实他就是受到这山水太极感应后来到齐云山,后来羽化在洞天福地的。江上的古桥是明万历年间修建的叫登封桥,为九孔石桥。明清每天三千多香客,就由此桥再经九里山道、十三个凉亭后到齐云山烧香求神。

这个亭子名为望仙亭,是十三个凉亭中的最后一座了,亭子两边的这副对联是乾隆皇帝游览齐云山后给出的评价: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其实朋友们,看到这个仙字我们就明白了,古人并没有把成仙弄得很玄乎,人在山边即为仙嘛。青山绿水让人心旷神怡,在这其中就是仙人,所以能来到齐云山的朋友从此刻起我们都是仙人。

朋友们,我们脚下这座桥叫“梦真桥”,这个梦不是其他的梦,是我们徽州文人的梦。徽州自古就有东南邹鲁之称,非常重视教育。有两个列子为证:一、从宋嘉定十年到清末就我们休宁出了十九位状元,单县全国第一,所以休宁被成称中国第一状元县;二、就明清五百六十年的历史,我们徽州出了一千三百一十二位举人,全国第一。这些学子在未考中之前都来齐云山烧香拜文昌,得偿所愿后捐资修了这座桥。“书中自有黄金屋”以文入仕,自古就是中国人的梦。所以桥成取名“梦真桥”。在桥的左边有棵大树名为榉树。树龄一千三百多年,它的胸围和树冠在齐云山所有的名木古树中,都是最粗最大的,有“树王”的美誉。在古徽州有这样一个习俗,作为父亲只要家中有一个男孩出生,就赶紧在前庭院种一棵榉树,以期望中举。不过现在因为十九位状元都曾朝拜过它,因而我们都称它为“状元树”。

介绍齐云山导游词 篇二

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境内,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虽无黄山的雄伟高峻,但峰峦奇异,别有一番清秀可人的风情。齐云山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清乾隆帝巡游江南时曾赞誉齐云山是’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呈丹霞地貌,几百处景点组成了一片奇石巧布,岩洞藏幽,天开神秀,灿若红霞的自然美景。景区分为月华街、云崖洞、楼上楼三部分。现已开通客运索道。景区紧邻皖赣铁路和屯溪至景德镇公路干线,东距黄山机场33公里,交通方便。

道教圣地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又有’江南小武当’之称。山上道观参差,宫庙相映,钟鼓磬鸣,岚烟缥缈。1984年6月恢复了齐云山道教协会,有正常的宗教仪式活动,可供游客参观。

摩崖石刻 齐云山吸引着历代名人雅士,紫霄崖下的《紫霄宫玄帝碑铭》为明代才子唐撰、戴炼书,碑高7.34米,宽1.40米,为江南见。数以千计碑碣石刻,其清丽的词句,遒劲的书法,匠心的镌刻,构成了壮观的艺术珍品长廊,使齐云山成为览景访古的圣地。

洞府楼阁 齐云黑虎崖,也称真仙洞府,危崖相连如垣,崖间洞窟累累,有八仙、圆通、罗汉、雨君、文昌、珠帘等,内供神像;崖顶清流飘洒而落,如珍珠垂帘,下有碧莲池承接,常年晶莹碧透,不竭不溢。明嘉庆年间修筑的’楼上楼’,结构巧妙,由两层天然石窟组成,虽历尽沧桑,仍景色苍幽。

第5页 /(共5页)齐云群峰 齐云山景区有9座主要山峰,最高峰廊岩,高百余米,陡峭如削,上覆下陷,呈60°倾斜,仰望高耸入云而又势若压顶,险峻雄奇,有’一石插天,与云并齐’之称,齐云山也由此得名。此外,还有’山作香炉云作烟’的香炉峰、相映成趣的三姑峰与五老峰、宛如采药仙子的仙女峰等。此外,齐云山景区还保存有一片天然楠木林,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深处林荫蔽日,涧水潺潺,’幽谷常有烟云锁,楠树香花千万朵’,亦具观赏价值。

齐云山导游词 篇三

石坊建至明正德,门坊上的“众妙之门”源自老子的《道德经》。大家看,这个妙字写错了吗?错,当然不是错写,而是齐云山的高道画龙点睛之笔,古人是有玄为妙,而今人是少女为妙。两相一比高下立判。遥想当年一代代道人就是这样倚岩洞清修,感天悟地,洞察宇宙。这个岩洞是齐云山最幽深的,说是能通到山那边的蓝渡。现在我们目前所能见的有31米深。洞里正中所供奉的是玄武大帝的本相和人格化后的结合体。四向之神皆是动物造型,玄武本是龟和蛇的结合体,龟蛇既代表两种动物又代表阴阳。在宋朝由于重文轻武导致国力孱弱,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北方的强邻。因而宋王朝就把

玄武人格化后用来供奉,以祈求克制北方的强邻。玄武的两边是十八罗汉,历史上佛道之争非常残酷,有三五一宗的灭佛事件,也有元朝的两次焚经事件也就是灭道事件。齐云山也存在这种佛道之争。宋之前佛道共存,到明朝由于嘉靖帝求子灵验后,对道教大力扶持,渐渐地佛教就退出齐云山,因而为了贬低佛教同时也是纪念这段历史就出现十八罗汉护卫玄武大帝的排列格局。

齐云山导游词 篇四

朋友们,我们今天将要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走过的行程,385年前,这位伟大的旅行家曾在公元1620__年和1620__年,三年内两度踏上徽州这块土地,这在他一生的旅行生涯中是绝无仅有的,因他一生重复去过的山只有齐云、黄山、天台、雁荡四座。由此可以看出齐云山在他心中的地位和份量。有东方莎翁之称的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曾作过一首诗“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黄就是黄山,白就是白岳,齐云山古称白岳,明世宗嘉靖皇帝派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汪宏、四十八代天师张彦羽及大太监冯保等人来山求子,应验后,亲自前来酬神当他看到白岳的最高峰如“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就开了金口,把白岳改为齐云山。被称作齐云山距今也就近500的历史。

齐云山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境内,距休宁县城15公里,休宁县历史上出过19位状元,单县列全国第一,是个名符其实的状元县。齐云山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分为横江、月华街,楼上楼、南山、云岩湖五大景区,荣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多项桂冠。是一个集道教、摩崖石刻文化,湖光山色于一体的山岳风景区,与黄山、九华山鼎足皖南,相映生辉。

< ……此处隐藏15024个字……这些因素都具备,才能形成化石。在一九九五年之前,这些印迹被说成是功夫了得的道人练功时击打出的神仙掌。不知道养素真人把这儿开辟为“舍身崖”可与这神秘的“印”有关?当时他静对这凌乱中似有序,有序中似凌乱的古怪的印痕悟出了什么呢?大家不妨想一想,悟一悟,现在还是请大家从壶中境界退出来,让我们回到“退思岩”做退一步想吧,这样牢靠些,舍身崖诱惑力实在太大。

朋友们,现在咱们来到长生房。月华街上原有十二道房,是道人们各自开展活动的场所,也是他们安享天伦的地方。他们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有美味可口又强身健体的斋饭。齐云道士们以阴阳相对,相互依存的观点:以肉食荤菜为阳,清淡素食为阴;热菜为阳,凉菜为阴;烧炒为阳,清蒸为阴等等荤素兼顾,阴阳平衡。他们仙风道骨,端庄严整:他们质朴纯真,可亲可近……马头墙重叠出许多美妙的风韵,青瓦粉墙的徽式民居在这丹山红崖间营造出安适、恬淡与宁谧的气氛,这月华街充满人间的亲切,这里就是“天上人间”。下面咱们去紫霄崖。指示牌指示的是循环道,咱们向右行过玉虚宫、五老峰、方腊寨和最高峰,可回到这里。从浮云餐厅向西行,过百丈泉,驯鹿洞,紫玉屏,一路上咱们可以继续欣赏精美的摩崖石刻,体味其中的真意。各位朋友,这一片赤紫色的危崖就是紫霄崖,它东西长174米,上下高90米,大气磅礴,真可说是“足未涉而势已夺”,依山就势这里砌筑了玉虚宫。齐云山的宫殿皆因山形地势而设,或藏或露,藏便藏得巧妙,露便露得醒目。玉虚宫便是藏得巧妙。它既气势浩壮,又与山岩浑然一体;既完美体现了“天道自然”的和谐之美,又超越了自然之美,这样好的宫观格式,在全国是唯一的。玉虚宫成于明正德十年,也就是公元1515年,是养素真人募化十多年,筹得八千余株,并用十年的时间兴建了玉虚宫及周围这些关隘、亭、坛、登山梯道,他还垦塘、垦田、植树造林,为日后奠定齐云山道教圣地的地位打下了基础。养素真人道术高妙,为了成功募化,他不但宣讲教义,更显示了多种异能与神通,才完成了这桩大功德。这玉虚宫是展示真武大帝一生的几个过程。

大家再来看这石赑屃扛着的石碑。这块碑高有7.6米,宽1.4米,用整块红砂岩刻就。正面的《紫霄宫玄帝铭》是大名鼎鼎的江南才子唐伯虎的手笔,背面的《紫霄崖兴建记》是广西布政史祁门人李迅所撰。此碑名人撰文,书法大家汪肇书写,歙休名匠朱云亮、汪阳熙耗时两年刻就,号称“一碑三绝”。这又是唐寅一生所写的唯一一块碑铭。齐云山在唐才子的眼中是“霜林着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如此景致,使他获得了心灵深层的宁静和人生感悟。唐伯虎的老师是徽州人程敏政。因科考舞弊冤案的牵连,老师含冤而死,而他自己也绝了作官的念头。这件事一直使他心有郁闷。所以他深为齐云山安然、恬适的景所吸引,在齐云山一待就是七天,与养素道长成了好朋友,并且受汪道长的点拨和影响,也信起道来。道,其实为中国人构筑了一个心灵的避难所。

朋友们,现在我们将沿着“文昌正道”向前走1.5公里去方腊寨。大家请朝南望,可看到五峰对峙。这五座山峰海拔高度分别在560米上下,形如五位躬身面北,拱揖参拜的老者。中国称五老峰的山不少,但齐云的五老峰最为形神俱妙。五老峰是千百万年水流切割的结果。山石何其坚固,水流何其柔弱,但柔能克刚,这就是道。我们再向东看,这三峰耸翠的是三姑峰,像神态雍容的大家闺秀。

现在,我们来到独耸峰腰,独耸天梯就耸立在我们面前,请大家来体味这栈道的险要。870多年前,方腊起义后,一个时期与童贯所率的官军作战受挫,曾率一部分人退守独耸峰上,独耸岩三面绝壁易守难攻。这个负向岩洞就是方腊洞,可屯兵千人。峰顶上还有天池遗迹。地上这些残砖碎瓦仿佛向我们诉说久远年代惨烈的战事。独耸岩方圆有四十余亩,方腊曾屯积了许多粮草,天池又能蓄水,本可固守。后来义军中有个小头目,见官军一围数月不退,担心被困死在山上,他便在一天夜里,掘开天池,放火烧了粮草,准备下山投敌,结果被巡哨的抓获处死。但山上已缺水缺粮,难以坚守。方腊苦思妙计,命军士用仅有的大米做饭喂饱了猎狗赶下山,结果猎狗被官军射杀,剥皮开膛时见到了狗肚子里的米饭。那个叛徒掘天池放水时顺水流下了大量鲤鱼,这些都迷惑了守军统领童贯。童贯只好仰天长叹说:“方腊草贼看来水足粮多,一时难以剿灭。想我官军数月以来,损兵折将,军心涣散,不如先且退兵,别作良图。”方腊设计巧退敌军后,又移师浙江了。

朋友们,我不知大家行走在这条神秘的长廊,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这一段山势丹崖内切,是典型的“负坡”,走在下面整座大山向你压来,直让你透不过气来。站在这儿,会使人对大自然的伟大产生巨大的震撼。其实燕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都不过是地壳的一次很普通的整合。所以老子说得好: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不能征服的,只能顺应它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岩下的这块从崖上崩落的巨石重有百吨,方方正正,居中而立,不偏不移,似乎能体现出令人景仰一种人格的风范。所以明嘉靖国子祭酒邹东廓在石上题刻下“中立石”和“能者从之”,这里还是邹东廓给众第子讲学的地方。他选在这儿讲学是自勉还是另有深意。这里设有“思耻台”是齐云道人潜心思过的地方。“思耻台”三个字是明嘉靖户部尚书人称楚侗先生的耿定向所题。耿尚书也曾在这里为随行的弟子讲学三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君子尚且每日三省吾身。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设个思耻台,知耻不耻,终身不辱。这也许是楚侗先生在这里讲学的深意吧。神秘长廊又是很多高道打通玄关炼气化神直到蟾光出现、金丹初成的地方。据当地的人说,古往今来,这一带屡屡出现难以言说的神异现象充满神秘色彩,自然也就有了神秘长廊的称谓。

朋友们,现在我们登上了585米的最高峰,齐云山便因此峰而得名。最高峰上原建有碧霄庵与藏经阁等建筑。从这向北,能遥见黄山天都。齐云、黄山南北对应。

现在我们可以对两山略作一个结论:古老的徽州是块神奇的土地,深藏着许多难以言说的东方神秘。黄山远在盛唐之前本叫黟山,黟就是黑的意思。黄山山石青黑;齐云山直到明代嘉靖时都称白岳,山石却赤红如火。齐云山居南,色赤方位为朱雀属火;黄山在北,色黑。方位为玄武属水。按阴阳五行说,在徽州这方土地上,两山在五方、五色、五形的排列上无不对应。但是千百年来,朝山的那么多儒道大师、名人高士明知其中玄机却不道破,只留下“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的感叹,让后人品味、感悟。黄山雄奇伟丽,险幻清幽,丰姿卓绝,被誉为“人间仙境。”黄山是花岗岩峰林地貌,青黑的山峰,冷绿的植被,黄山的色调是冷的。齐云山山奇、石怪、水秀、洞幽,但更有红墙碧瓦的宫观和白云深处的人家,有“天上人间”之说。齐云山是丹霞地貌:千尺红崖,灿若云霞,一派暖色,令人心生暖意,游人在这里,很容易品读出恬淡、安详、宁静、亲切的妙味。齐云的美是“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最宜热品。黄山、白岳充满了这样和那样的诱惑。观黄山须得览齐云,品齐云又须读黄山。两山相互比照,两相映衬,少游哪一个,徽州之行都不圆满,都是缺憾!

朋友们,月华街景区游到这里就结束了。明日我们将去领略楼上楼的清幽和云岩湖的灵幻。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齐云山导游词【精品多篇】范文。

《齐云山导游词【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