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跨过鸭绿江精品观后感悟精彩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 篇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精髓,具有震撼人心的硬核力量。自古以来,革命英雄主义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大地上“一时多少豪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更是涌现了数不胜数的英雄,昂扬起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铸就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丰碑。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将士以勇于担当的英气、横刀立马的豪气、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与美帝国主义进行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抗争,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为我们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松骨峰战斗。“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2018年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视察中部战区陆军某师,在反映该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激战松骨峰情况的展板前,他感慨地说,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战斗作风很顽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上甘岭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缩影。“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投掷炸弹5000余枚,耗时43天,付出伤亡和被俘2.5万余人的沉重代价,山头被削低2米,志愿军官兵仍牢牢地铆在阵地上。在“空中拼刺刀”的勇猛战斗中,志愿军官兵搏击长空,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曾说,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
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日战争就是一面镜子,可以使我们更加珍爱平安。在今天,尽管和平与发展已然成为社会时尚话题,但中国发展史上依然很不太平,抗日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民头顶。强调铭记中国发展史,并不仅仅在于扩大仇视,引发社会矛盾,而且要以史为鉴、面对未来,坚定保卫世界平等的信心,巩固人类保卫和平的伟大理想。
《跨过鸭绿江》个人观后感 篇三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故事片,电影《跨过鸭绿江》充分发挥了总台的内容制作优势、全媒体传播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整部影片从题材规划、剧本创作到拍摄制作、宣传发行,实行全流程一体化运作,努力为观众呈现出一部兼具历史纵深、国际视野、美学风格、史诗风范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
自影片预热宣传以来,得到了业内专家一致认可,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转载。首映日更引发观众盛赞和热议,首批观众纷纷在社交平台自发推荐影片,“感动”“震撼”“真实”成评论高频词汇,其中的“亮点”“燃点”“泪点”获网友致敬刷屏。
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对影片的评价:像这样有历史高度、思想深度、人文温度的作品,一定要积极推荐给大众。这部电影不但要进院线,还要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则认为:这部电影无论是思想价值上还是艺术质量上无疑都是超过了之前的同类题材。《解放军报》文艺部原主任陈先义表示:电影《跨过鸭绿江》有高潮、有亮点、有泪点,是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一部高峰之作。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1600字大学生 篇四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这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历史。电影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历史中的每一个桥段都值得我们铭记在心。电影照进现实,现实成为丰碑,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他们是鸭绿江边的万里长城,他们是最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体现者,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翻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最耀眼的不是四方来朝八方来仪的大周,不是纵横六国一统山河的大秦,也不是诗词歌赋独领风骚的唐宋,而是那段山河破碎慷慨悲壮的民族救亡史。中国共产党人用14年的抗日战争打跑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又用4年的时间解放了930多万平方米的大陆。1949年的那一刻我们庄严且自豪地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而此时,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饱经18年战火狼烟的中国,一个百废待兴的中国,我们没有绝望,我们拾起自信建设着憧憬中的新中国。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新中国成立才一年的时间,美帝已经带领着所谓的17国联合国军,再一次将战火烧到了我国边境。任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再也没有伟大领袖毛主席这般魄力。他坚定果断地说“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面对内忧外患的境地,这一仗事关整个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炮一师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在志愿军出征前负责草拟全连誓师大会的出征誓词。在誓师大会的前一晚,他看见战士们坚定的眼神和饱满的斗志,仿佛在他眼前闪现了一幅雄伟壮观的志愿军出征图,于是他立马写下了这首名为《打败美帝野心狼》的短诗。第二天一早在举行的誓师大会上,他慷慨激昂地向全体战士宣读了这首出征诗,战士们被这短小却荡气回肠的诗引得热血沸腾,一时间“打败美帝野心狼”的呼声回荡在整个志愿军方阵的上空。随着志愿军们坚定的脚步,著名音乐家周巍峙将这首激励人心的诗很快的谱完了曲,一首《中国人民志满分作文网愿军战歌》传遍了志愿军的每一个阵营。他们踏着歌声,伴着旋律与联合国军殊死搏斗,在朝鲜战场西线的清川江和东线长津湖上给了美帝迎头一击,以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仓惶退至三八线以外。
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皆因有你。在长津湖战役中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在全连将士牺牲以后毅然决然地抱起炸药包冲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他的日记本里写到“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在长津湖战役中第20军59师177团6连、180团2连,27军81师242团5连,三支连队共129人在执行任务时被永远的冰封在了那个寒夜里。在上甘岭战役中第15军135团6连通讯员黄继往在全连将士全部牺牲和负伤的情况下为了拔下碉堡,以胸膛堵弹膛。在执行潜伏任务中邱少云被燃烧弹迸溅的火焰烧遍了全身却岿然不动直至牺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以外还有数以万计的不知名的英雄先烈们,他们先后奔赴抗美援朝战争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繁荣兴盛。正如歌曲中所唱一样“我何其幸运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我们流淌着相同的血脉,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怀。2020年是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021年9月,“抗美援朝精神”被列入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梳 ……此处隐藏783个字……砥砺前行。
20__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__周年主题展览时,做出了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继承和发扬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不畏强敌的精神品格和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两脚熊熊趟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让骨头比石头还硬。“烈火真金”邱少云,在上甘岭战役中,被燃烧弹击中,咬紧牙关,放弃自救,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用年轻的生命保住了全体潜伏战士的生命安全。进入新时代,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复杂敏感、各项领域重大风险系数日益增加,给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和纪律作风带来严峻考验。因此,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把集体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经常对照党规党章检视自己的思想言行,在任何时候,都让党组织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
“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让腰杆比枪杆还直。“肉身堵枪”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向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用年轻的生命为胜利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等重点难点工作在国家战略部署下有序推进,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给广大党员干部的执政本领和责任担当带来重大挑战。因此,党员干部要在严峻的形势和复杂的情况下,经风雨、见世面、练胆魄、壮筋骨、长才干,切实增强政务服务能力和研判决策水平,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双手拉燃导火索,怒目喷火热血涌”,让红星比金星还亮。“战斗英雄”杨根思,在小高岭战役中,身负重伤时毅然拉燃炸药包的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用年轻的生命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理念、中国道路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给广大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前进力量。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弄懂弄通弄透党、人民群众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持之以恒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最新 篇七著名军事战略专家、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就对抗美的援朝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作出如下评价:
“抗美的援朝战争是终结中国近代史的一战,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也一扫近代史上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的屈辱纪录。”
美国作家莫里斯·艾泽曼在《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书中提到“身穿打着补西的棉制军装的中国士兵在这件事情上胜过地球上任何国家的士兵;他们能够在夜色的掩护下极其秘密地渗透到敌人的阵地中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中国军队的装备虽然落后,但他们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加上抓住敌人的弱点,还有不畏牺牲的精神,才能在战役中获得成功。在这一次战役中,有多名英雄壮烈牺牲,
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突击排对敌人阵地实施反击,在双腿被敌炮弹炸断的情况下,仍旧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并摧毁3个火力点,敌人反扑过来,他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人80余,拉响最后一枚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他身体多处受伤,突然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扑上去堵住了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不胜,毋宁死。”为抗美的援朝英勇献身的中国军人还有千千万,他们的精神令敌军都为之肃然起敬,同时也令我们这些后辈感到骄傲不已。
这一段战争历史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它使那些一直觊觎中国国土的国家不再敢任意侵犯。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200字 篇八一同进入影院
一起观看影片
一幕幕壮观的场景
一个个勇士冲向前
71年前父辈们身影再现
看的我们啊泪流满面
杨根思、黄继光
邱少云、孙占元
十九万七千英烈
血洒三千里江山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换来祖国七十年的和平
正如你所愿
社会主义的中国
繁荣昌盛和谐美满
仰视你们最可爱的人
学习你们伟大的爱国精神
景仰你们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
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纯洁和净化了心灵
荡涤了污浊和尘埃
在你们伟大壮举的面前
我们深深感觉到了汗颜
我们要跪着对前辈们说
红旗不会倒
江山代代传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九看完后深感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心中充满了对志愿军将士们崇敬之情。它将我国领导集体的雄才伟略、中国人民的团结奋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的赴汤蹈火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惨烈的战争场景进行了高度的还原。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触目惊心的画面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抗美援朝五名特级战斗英雄:拿着炸药包奋不顾身扑向敌人的特级英雄杨根思28岁;用血肉之躯堵枪眼的特级英雄黄继光21岁;在烈火中潜伏、一动不动的邱少云26岁;牺牲在美国人凝固汽油弹下的毛岸英28岁;上甘岭战役中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入敌群的孙占元27岁。
五次激烈震撼人心的战役:坚守飞虎山、激战黄草岭、血战松骨峰、寒战长津湖、铁原阻击战、上甘岭战役。范天恩率335团以百人之力、血肉之躯死守松骨峰血战敌军五天五夜啃食子充饥的画面,宋时轮的第九兵团100多位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俯卧在-40℃的雪地上以生命化为英雄的“冰雕连”的画面……
倘若将士们没有坚定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精神仅凭借最开始的不在“联合国军”意料之内的突然性也是极其不容易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战争奇迹,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点燃青春梦想、践行青春使命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
其中仅有的前十几集里彭德怀总司令的人物塑造和剧情设计让我看得有点瞠目结舌。不知道对这一点的评判是否有共鸣的朋友。对于战争的用兵策略全部由邓华,洪大个子,解方来提出具体方案,而彭德怀总司令只是负责夸张情绪表演,遇到三十八军因各种原因梁兴初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一个劲的发脾气,还需要其他指挥员的哄劝,个人觉得这是这部剧的败笔之处。好在后期导演组及时更正了这一问题使得这部历史剧能够更好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跨过鸭绿江精品观后感悟精彩多篇范文。